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 - 各省中考 - 四川中考 - 四川省中考 - 正文

2017四川中职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来源: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2017-6-13 19:14:09

关于做好201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招生考试委员会、教育行政部门,各在川招生中等职业学校:

为切实做好我省今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有关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四川省201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实施规定》(见附件),并提出如下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筹管理

各市(州)招考委、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机构的通知》(教办[2007]6号)精神,进一步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统筹管理力度,促进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二、认真做好民族地区免费职业教育招生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民族地区免费职业教育要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的精神,总结近年民族地区免费职业教育招生、录取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免费职业教育招生政策和办法。

相关市(州)招考委、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并实施好今年民族地区免费职业教育招生规定,落实好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任务。

(二)今年我省将继续在部分高职学院开展藏区高中起点“1+2”模式高职教育。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招考委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统筹规划,强化责任意识,细化工作措施,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实施。

(三)相关市(州)招考委、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民族地区免费职业教育招生宣传力度,做好生源组织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按职责分工,制定相应措施和办法,确保民族地区免费职业教育招生任务圆满完成。

三、强化考试工作管理,确保万无一失

我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以下简称“中考”)由各市(州)组织进行。中考考生多、年龄小,考点分散,考试的安全保密、考风考纪工作量大,难度高,各地要加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领导,强化管理,明确职责,做实做细考试各环节工作。主考部门要着力抓好考务工作,确保考试工作万无一失。

四、加强信息管理,推行考生电子档案管理

各地要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信息管理,按要求采集考生基础信息,确保考生基础信息的规范和准确。

为提高工作效率,简便工作程序,确保中职招生信息准确、完整,有条件的市(州)中职招生报名和填报志愿可采用网上形式进行,建立考生电子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

五、跨省招生

中等职业学校跨省招生须向教育部申报当年跨省招生计划,获得教育部批准。教育部职成司《2017年中等职业学校跨省招生来源计划》中未公布的外省中等职业学校,省教育考试院和各市(州)招办不安排招生。

六、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招生秩序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招生办学的规定和政策,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在中职学校招生中,严禁搞区域间、学校间生源封锁和地方保护;严禁初中学校教师干涉或代替学生填报志愿;严禁初中学校或教师在招生过程中向中职学校索要、收受任何名义的经费或实物;严禁虚假宣传欺骗误导学生。

七、加大宣传力度,推进“阳光工程”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

各级招考委、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招生领导小组)要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工作。

根据《四川省财政厅 四川省发改委 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人社厅关于全面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通知》(川财教[2012]298号)精神,各级招生机构和招生学校要积极宣传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和免学费政策,让考生和家长了解国家的惠民政策,增强中职招生的吸引力,确保所有想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包括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接受职业教育。

各地要完善招生信息公开制度,要进一步细化信息公开的基本内容,明确信息公示的内容、主体、时间、渠道;要采取有效措施对考生加分信息进行认定、核查和公示,确保公示监督取得实效;要切实加强招生录取工作管理,确保录取公开、公平、公正。

附件:《四川省201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实施规定》

 

 

                                              

                                      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  四川省教育厅

  2017年5月31日
四川省201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实施规定

为做好201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和招生工作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招生管理体制与招生形式

2017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实行省和市(州)分级负责、统一管理的管理体制(不含未纳入省市招生考试机构统一管理的中职学校)。

五年制高职招生工作由省统一管理。

三年制招生工作由生源所在地的市(州)统一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实行统一招生为主、自主招生为辅的形式。

(一)统一招生

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高职、民族地区“9+3” 免费教育计划招生和三年制中职统一招生工作,由市(州)招办按照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政策、办法,组织考生报名、填报志愿。五年制高职和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招生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录取,五年制高职录取安排在一般普通高中录取之前进行,五年制高职录取结束后赓即组织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招生录取;其它三年制中职招生由市(州)招办统一组织录取。

参加普通高考(含“一类模式”高考)并填报藏区“1+2”招生学校志愿的录取工作,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进行。

(二)自主招生

凡具有我省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中职学校(含教育部公布有在川招生计划的外省招生学校)均可进行自主招生(五年制高职和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招生除外),进行自主招生的学校须在学校所在地以及生源所在地市(州)招办备案。

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高中毕业生的自主招生工作须在市(州)招考委、招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规范、有序地进行。

自主招生学校应主动与生源所在地的市(州)招办衔接并按要求做好相应工作,当地招办应向社会公布自主招生的学校及专业,宣传自主招生的办法及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录取手续在生源所在地市(州)招办办理。

二、招生规模与目标管理

(一)五年制高职招生规模

有关高等学校招收的五年制高职招生规模按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五年制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川教函[2017]265号)执行。

(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

1.省外中等职业学校(含省外高校举办的中职班)在川招生规模,按教育部下达的跨省招生来源计划执行。

2.省内中等职业学校(含省内高校举办的中职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和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中职类招生规模按学校所在市(州)计划管理部门下达的招生规模执行。

(三)招生规模及专业目录公布办法

1.招收五年制高职的招生规模及专业目录和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中职类招生规模及专业目录由省教育考试院汇总后向社会公布,并下发各市(州)招办。

2.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中职类招生规模及专业目录,由生源所在地的市(州)招办汇总、编制后向社会公布。

3.中等职业学校应主动加强与省教育考试院和生源所在地的市(州)招办联系。各市(州)招办要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各类中职学校在本市(州)招生规模和招生专业目录。

(四)学校招生代码及招生专业代码的编制

招收五年制高职的招生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代码和专业代码均由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编制后向社会公布。

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的招生学校代码以《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四川省2017年具有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招生资格学校及专业〉的通告》中公布的招生学校代码为准,招生专业代码由各市(州)招办编制后向社会公布。

(五)关于招生规模的填报办法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填报采用网上填报方式。具体填报办法按《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关于报送2017年五年制高职和中职在川招生规模数的通知》(川教考院函[2017]24号)执行。

(六)目标管理

为巩固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促进我省两类高中协调发展,四川省人民政府已向各市(州)下达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目标任务,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各市(州)招生领导小组要整合职教资源,打破行业、部门界限,把本区域内部(委)属、省属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及招生纳入市(州)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把职业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招生工作纳入目标任务。

三、报名

(一)报考条件

1.报考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应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考生须初中及以上毕业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3)报考中等师范学校的考生还须具备学习师范专业的素质,志愿从事小学、幼儿、特殊教育事业。

下列对象不能报考:

1)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艺术、体育类院校及综合类院校艺术、体育、幼功类专业除外);

2)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2.报考高中中专的考生,报考条件按2017年普通高考报考条件执行。

3.报考高中起点藏区“1+2”模式高职教育的考生,既要符合2017年普通高考报考条件,又要符合阿坝州、甘孜州和木里县当年应届普通高考考生或汉语水平达到“民族汉考”三级的一类模式高考考生。

各市(州)、各招生学校要严格执行省招考委、省教育厅规定的上述考生报考条件,不得自行另定标准,不能以各种方式限制符合条件的考生报考。

(二)报名办法

1.报考艺术、体育院校或专业考生报名

初中在校生、毕业生及小学生报考艺术、体育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艺术、体育类专业,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师范类艺术、体育专业,考生报名、填报志愿、录取等均按《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2017年具有中等职业学历教育资格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工作实施规定〉的通知》(川招考委[2016] 58号)执行。

2.报考普通类院校考生报名

(1)统一招生报名

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报考中等职业学校,考生均必须凭户口簿、身份证到正住户口所在县(市、区)招办指定的地点报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可由所在中学统一办理报名手续,但中学必须核准考生的姓名、性别、民族、户籍、身份证号码等各类基础信息和报考条件,承担审查报考资格的责任;其他报考对象的资格审查由考生所在的县(市、区)招办负责(在职从业人员应由考生所在单位出具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有条件的县(市、区)招办要组织力量到乡镇增设报名点,方便考生就近报名。

符合规定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规定在当地报名参加考试和录取。

考生报名时须交报名考试费;交近期一寸正面半身免冠同底版相片三张;交验初中学历证明[以同等学力者报考的返乡农民工、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退役士兵、在职从业人员等交验所在街道办事处、乡镇和所在单位的证明材料(下同)];二代身份证、居民户口簿原件或公安机关出具的居住证。

考生报名时间由各市(州)招生领导小组确定后向考生公布。

考生报名时须认真填涂《四川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报名卡》(以下简称《报名卡》),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各中学应将县(市、区)招办打印出的考生报名信息交由考生本人校对、签字,各中学和县(市、区)招办要认真进行核对。经审查,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由县(市、区)招办在考前将《准考证》核发给考生本人。

各市(州)招办应于5月30日前向省教育考试院上报本市(州)参加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所有考生报名信息库。

各市(州)上报考生各类信息必须准确、完整、及时。上报各类信息的时间、质量等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藏区“1+2”模式高职教育的报名办法按四川省2017年普通高考报名相关规定执行。

(2)学校自主招生报名

符合自主招生条件的考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考生到学校报名时,须交居民户口簿(或公安机关出具的居住证)原件和复印件、身份证、近期一寸半身免冠同底版相片三张。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交验初中或高中学历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同等学力者交验所在单位或乡镇、街道办事处的证明材料原件。

学校审查人员审核无误须在以上复印件或证明材料原件上签字,学校签章,承担报名资格审查的责任(在职从业人员需提供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对审查合格的考生,学校按《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管理基本信息集》建立考生基本信息库。对未采集考生身份证号码的中职招生学校,各市(州)招办不予办理录取手续。

四川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四川省农业广播学校应加强各分校报名点的管理,做好统筹安排和统计、汇总工作。

为强化信息管理,严格报名资格审查,本着对考生负责的精神,各市(州)、中职学校要加强对各县(市、区)报名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督查,报名时必须完整、准确采集考生的各类基础信息,要认真核查考生身份证,不能出具身份证的考生须出具考生户口簿原件,要按报考条件对考生的姓名、性别、民族、户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者,不予报名。各县级招办、中职学校要确保考生基础信息的准确、完整。

四、考试及评卷

(一)考试

我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工作由市(州)负责组织实施。

各市(州)招生领导小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中考科目、考试时间并向社会公布。

报考四川省彝文学校彝文专业和四川省藏文学校各专业的考生,除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外,还应加试彝语文或藏语文。加试时间与办法由考生所在市(州)招生领导小组制定并向考生公布。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中等师范学校招生,需考生加试彝语文或藏语文的,应参照办理。

各市(州)中考的具体考务工作由市(州)招生领导小组确定。

各级招生领导小组、考试管理机构、各考点要加强对考试工作的领导、组织与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要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杜绝失密、泄密事件的发生,确保中考工作安全保密,万无一失。

各地要加强考生考风考纪和诚信教育,加强对考试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舞弊事件。

考点由各市(州)招生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和设置。

各地要加强对考试用房和考生集中食宿点的安全、卫生检查,确保考试期间考生的安全,要做好防灾保考的应急预案。

(二)评卷

评卷工作在市(州)招生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地应抽调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负责且当年无直系亲属参加本次考试的中学教师参与中考评卷。各地要正确掌握评分标准,做好统分、登分和复查工作,确保答卷安全和评卷质量。

各市(州)招办应以适当方式向考生通知考试成绩,同时应制订考生成绩复核办法及其程序,向考生提供成绩复核服务。

各市(州)招办应于7月7日前将本市(州)参加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所有考生的成绩数据库报省教育考试院。

五、填报志愿

高职学院面向藏区开展高中起点“1+2”模式高职教育(简称藏区“1+2”)的志愿填报实行网上填报志愿的方式,填报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考生在7月5日12:00前完成填报(填报方法与普通高考志愿填报相同)。志愿设置分两段,第一段是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藏区“1+2”计划,设置1个志愿,第二段是其它普通高职学院藏区“1+2”计划,设置5个平行志愿,两段的每个学校志愿内均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调配志愿。

 参加中考的考生填报志愿工作由市(州)招考办自行组织进行。

五年制高职学校志愿设置1个第一志愿、1个第二志愿。每个学校志愿内可填报2个专业志愿及专业调配志愿(专业志愿分师范类专业志愿和非师范类专业志愿,师范类专业志愿在五年制高职第一批次录取,非师范类专业志愿在第二批次录取。五年制高职志愿与省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志愿互不兼报;五年制高职志愿可与一般普通高中和三年制中职学校志愿兼报。

三年制中职学校志愿设置1个第一志愿、1个第二志愿和2个平行第三志愿,每个学校志愿内可填报2个专业志愿及专业调配志愿。

考生的志愿必须由考生本人填写,考生所报志愿一经填定上交,一律不得更改。各中学应将县(市、区)招办打印出的考生志愿信息交由考生本人及家长履行签字手续,考生及家长要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考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可参考当年省招考委、省教育厅公布的四川省境内具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中等职业学校名单和《招生考试报》或市(州)招考委、教育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的当年在川招生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数、专业目录等。

各市(州)招办应于7月7日前将本市(州)参加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考五年制高职的考生志愿信息数据库省教育考试院。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全站专题
    · 英语四六级查分  ·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招生考试网  · 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 招考资讯网  · 浙江省教育考试网  · 湖北招生信息网  · 重庆招考信息网  · 广东考试服务网  · 上海教育考试院  ·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网  · 云南招生考试院  ·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  · 中考志愿填报  · 中考分数线  · 中考录取查询  · 中考查分网  · 中考作文网  · 中考试题答案网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成绩查询2017  · 高考试题及答案  ·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 西藏教育考试院  · 青海招考信息网  · 云南省招考频道  ·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 新疆招生网  ·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 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  ·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  · 湖北教育考试网  ·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信息网  · 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  · 山西招生考试网  ·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 北京教育考试院  ·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院  · 海南省考试局  ·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 宁夏教育考试院  · 浙江教育考试院  · 上海招考热线  ·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成绩查询、录取查询、网上报名系统  ·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  · 空军招飞  · 自主招生保送生小语种  · 中国大学排行榜  · 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  ·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平行志愿  · 高水平运动员体育特长生招生  · 高考报名  · 艺术特长生  · 空乘招生民航招飞  · 高考志愿填报  · 军校招生网_国防生招生_军校名单  · 单招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